沙特阿拉伯与伊拉克的外交关系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变,当前以务实合作为主基调,但仍受地区局势和大国博弈影响。以下是两国关系的主要特点与分析:
一历史脉络:从对抗到缓和
1. 萨达姆时期的紧张关系(1990-2003)
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,沙特因安全担忧允许美军驻军,导致沙伊关系恶化。尽管1991年沙特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,但沙特对伊拉克政权保持警惕,双方长期处于政治对立状态。
2. 伊拉克战争后的地缘重组(2003年后)

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后,什叶派主导的伊拉克新政府上台,伊朗影响力增强。沙特担忧伊拉克成为伊朗“什叶派走廊”的一部分,一度支持伊拉克逊尼派势力对抗什叶派政府,两国关系陷入低谷。
全讯800cc大白菜3. 反恐合作推动缓和(2014年后)
ISIS崛起后,沙特与伊拉克在打击极端组织上形成共同利益。沙特参与美国主导的反恐联盟,并向伊拉克提供人道主义援助,双边关系逐步改善。2015年,沙特重开驻伊拉克大使馆,标志关系正常化进程启动。
二当前合作领域
1. 政治与外交协调
2. 经济与能源互联
3. 安全与反恐协作
沙特支持伊拉克安全部队打击极端组织残余势力,并通过双边协议加强边境管控,防范武器走私和武装渗透。
三挑战与制约因素
1. 伊朗影响力的博弈
沙特担忧伊拉克与伊朗的紧密关系(如能源合作什叶派民兵组织)可能威胁自身安全,近年通过经济投资(如参与伊拉克重建项目)对冲伊朗影响。
2. 教派矛盾与国内稳定
沙特境内什叶派问题(占人口10%-15%)与伊拉克教派冲突存在联动风险。沙特指责伊朗通过伊拉克向沙特什叶派输送支持,加剧地区教派对立。
3. 大国干预的阴影
美国撤军伊拉克后,沙特试图填补权力真空,但俄罗斯土耳其等国的介入使地区局势复杂化,沙伊合作常受外部力量牵制。
四未来走向
>典型案例:2023年沙特与伊朗在北京和解后,伊拉克高度评价该协议对中东和平的积极意义,体现其乐见地区大国关系缓和的立场。
综上,沙特与伊拉克关系正从“谨慎接触”转向“有限合作”,经济务实性增强,但安全与地缘竞争仍是潜在障碍。